当前位置: 中心首页>本站公告>公告文章>正文
公告文章

2025齐民学与古农学研究学术论坛成功举办



2025518日下午,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论坛之“寿光模式”高层研讨会——“齐民学与古农学研究学术论坛”在潍坊科技学院文化创意大厦人文社科研究基地成功举办。来自中国农业博物馆、山东农业大学、山西农业大学、哈尔滨商业大学、河北大学、安徽科技学院、青岛科技大学等全国10余所高校、基层单位及我校农圣文化研究中心共30余位专家学者、研究生代表参加了此次论坛。论坛以“传承古农学智慧,助力乡村文化振兴”为主题,围绕齐民学与古农学学科建设、《齐民要术》文献研究、农耕文化遗产活化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共发表14篇学术报告。

潍坊科技学院党委委员兼教务处处长、寿光市科协副主席董金萍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中国农业博物馆研究员、第二届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贾思勰农业奖获得者徐旺生出席会议并作学术点评。会议由山东农业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刘铭和潍坊科技学院农圣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李兴军共同主持。

董金萍在致辞中指出,齐民学与古农学研究是挖掘中华优秀传统农耕文化的重要载体,潍坊科技学院依托寿光农圣故里地域优势,长期致力于《齐民要术》研究与农圣文化传承,此次论坛旨在搭建跨学科交流平台,推动齐民学与古农学研究与乡村振兴实践深度融合。她强调,希望通过专家学者的智慧碰撞,为学科建设、文化遗产保护及乡村发展提供新思路。



 





学术研讨环节,安徽科技学院陈德用教授以《晚清士绅基层农业语言服务研究》为题,揭示了传统农业知识在基层传播的社会网络与语言特征;山西农业大学张鹏飞副教授对《齐民要术·种木瓜第四十二》进行标点校注与学术考辨,为古籍精准释读提供了范例;山东农业大学刘铭教授团队以二十四节气为切入点,系统阐释了传统农耕文化基因的现代解构与活化路径,提出数字化+体验式传承模式;临沂郯城县农业农村局张芳结合基层工作经验,分享了党建引领+农耕文化赋能的郯城乡村振兴模式,展示了传统农耕文化在乡村治理、产业升级中的应用案例;李兴军教授在齐民学与古农学学科建设的几点思考》中提出,构建以《齐民要术》为核心,融合农学、历史学、生态学、传播学的交叉学科体系,推动设立齐民学与古农学级学科,推动学术研究体系化。我校农圣文化研究团队专兼职研究人员分别作学术报告并与专家学者就“齐民学与古农学”冷门绝学学科建设进行深度交流探讨。

论坛特别设置青年学者报告环节,来自山东农业大学、哈尔滨商业大学、河北大学、青岛科技大学等高校的研究生围绕农业文化遗产旅游游客感知耕读传家的当代价值传统农耕文化的美学嬗变等议题发表见解,展现了古农学研究的新生力量。中国农业博物馆研究员徐旺生对青年学者报告逐一点评,肯定其问题意识与创新视角,建议加强田野调查与实证研究。

本次分论坛通过学术研讨与实践经验分享,系统梳理了齐民学与古农学研究的前沿动态,构建了文献研究理论创新实践应用完整链条,为传统农耕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学术支撑与路径参考。

 

下一条:“齐民学与古农学学术论坛”征文通知

关闭